close

小河總是不專心,當媽媽的我在孩子一歲時就發現這個現象,但由於專業知識不足,所以沒有積極面對。

到了孩子上了幼兒園,當媽媽的我,自然希望從老師身上獲得專業的建議,但私立幼兒園的老師卻也都善心的告訴我們:孩子還小

直到孩子中班開家長座談會時,園長拿著麥克風說著孩子上小學應具備哪些能力的議題中,不斷地抱怨自己兒子小學班級的級任老師。

更分享了自己當初進入某國小就是因為它擁有很不錯的足球場地,延續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培養出來的足球興趣發展。堪稱十分用心。

其實幼兒教育就是這樣,家庭教育是幼兒學習的起點,說來說去就是父母有問題孩子才有問題,說來說去就是現在的父母不知檢討,還一昧的要求學校教小孩。

聽著聽著也不由自主的自我檢討起來,園長話鋒一轉,繼續批評國小老師教育制度,台灣很可悲之類的,再回頭耳提面命在座的家長“不要再寵孩子了”。

一聽就是一個小時,園長的教育大現場,見微知著的分享,總是能引來熱烈的掌聲,一場座談會,說出很多家長的擔憂也安慰了幼教老師的心。

台下家長們討論著,園長真倒霉,遇到了這麼差的小學老師~~

後來有一位家長低聲的說,園長的小孩應該是過動兒,園長自己不認為,小學老師到底是不專業還是很專業很難說,或許對這種自認為留美歸國教育專家的園長家長,溝通起來更是困難,老師比較倒霉吧~~

話一說完大家都沈默了~~

回家的路上,我牽著兒子的手,心裡問著自己,已經發覺孩子專心度不夠,卻又把老師的話當成最中肯客觀的建議當成指標,是不是太傻了,園長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這麼久,都沒發現過動或專注力不全,他如何多花心思在我的孩子身上。我是不是該帶孩子去鑑定再給予他協助呢?不過,那也只是揣想,或許園長的孩子不是過動,而是她真的太倒霉了!

接著,陸續幼兒園安排了進班觀察與家長會談。

進班觀察時,我也發現一件事,兒子在蒙氏時間做的工作,中班跟小班時是一樣的,換句話說,沒有因為他的發育成長而有更換工作內容,他沒進步沒成長,所以工作自然不會更換,但老師沒有在聯絡簿上提過隻字片語,值得一提的是教室秩序非常好。

會談時,我問了老師孩子的狀況,老師也是用讚美優點取代實際情形,我深知自己選了一間安親班。

我一再追問了老師幾個問題:漸漸地了解老師的模式。總之,缺點縮成奈米大小,優點幾何放大到你遮蔽雙眼

我明白,幼教老師是份辛苦的工作,工時長,薪資水準也很難有長進的空間,老師能告訴我這些也該知足,一個班三十個學生,小河雖不專心但他很安靜,安靜的像另一個世界的人,所以平常應該不會造成老師的困擾,動作慢時盯一盯,日子也該就這樣過了

實在不喜歡這種落於形式的會談,不能真幫助孩子,我直接問:如果我想了解孩子的發展,我該怎麼做?

只見老師吱吱嗚嗚的說,她問過“特教巡輔老師”,特教老師是覺得他的專注度發展還有進步的空間,臉上勉強回個微笑。

心想就是你們這種老師,孩子明明就需要幫助,得過且過的心態,不知要害多少孩子錯過黃金治療期。

孩子有問題不是父母的錯更不是老師的錯,我能明白老師說出來可能會得罪一些家長,例如像園長一樣很專業的家長。但該說不說就是失職。同時,我也是失職的媽媽,太妄自菲薄,園長大嘆父母教育一年不如一年,我也想大聲抱怨現在老師也一年不如一年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,長期下去也會造成家長對老師的不信任,或許真的很多恐龍家長,你敢保證沒有恐龍老師嗎?

也難怪在國外,老師總是倍受尊敬,在台灣,神聖的教職,也已淪為服務業的一部份,這樣走下去,我們的國家豈不是由根爛起?真的不能再深入想下去了。

此時我開始明瞭,為何古人會說易子而教。

平日少有與幼兒園的其他家長往來,畢竟,我與先生都忙外,孩子的課後活動也多,再加上,幼兒園有一票園長粉絲,跟我們這種不迷信名人專家的人相比,我們真的不夠熱情。

小河不是不可愛,而是不討人喜歡,兒子上幼兒園後我也學會一件事,別的家長逢年過節送禮,你也不敢不送,當你在別人的後面跟著做的同時,你讓自己迷失也讓老師迷失。

我告訴自己,對老師表達感謝,應該在孩子真的受惠于老師的教育,要分離成長的那一刻。也就是畢業或分班。個人淺見。

後來從其他的訊息中得知園長的孩子的確是過動兒,讓我對兒子早療的腳步加快,台大,馬偕,長庚,台安全掛了一輪。

鑑定到確診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,我跟先生不可能拿孩子成長開玩笑,二話不說先安排私人感覺統合課程,再把體育活動排滿,週一到週六每天兩小時,星期天到公園跑,踢足球兩個小時。

交叉比對結果,兒子比較明顯發育遲緩的地方是他弱視,代表視神經發育不良,還有大小肌肉肌耐力不足,這些問題都足以造成他無法專心。

再來是語言部分有構音問題,這個問題讓他不敢開口,兒子說他一講話同學就笑他~~兒子被笑時老師有發現嗎?或許有或許沒有,老師怎麼做?大聲的叫他把念不好的字再多念幾遍,還是教育同學不要取笑他?

也沒必要討論了,不能據實以告的老師,更別提處理事情的能力了,若能處理得好你會有疑問嗎?如果處理不好,也很快就發現了。

所以孩子安靜的像另一個世界的人?長時間不參與同學活動的他,每天都告訴我在學校很開心?小河似乎知道媽媽內心的擔憂。

兒子感統課程與體育活動半年後,我在家裡並不覺得兒子的專注力有進步,大小肌肉我也覺得還好,倒是配上眼鏡後,專注力大躍進,但還是不夠。這時很多聲音告訴我,這不是短時間能改善的。

兩年後,我覺得兒子還是不專心,大小肌肉仍是肌耐力不足。

我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路,我一直很疑惑,跟兒子同期的孩子在體能訓練後,體能真的增加了,但兒子卻不是。我知道兒子要跟自己比,比完還是沒進步,怎麼辦呢

兒子大班那年,正逢幼兒園腸病毒,流感高峰期,三不五時停課,連畢業照也哩哩拉拉~~停課期間我們在家裡自行玩樂時,小河沮喪的告訴我,他不喜歡平時滿滿的體育活動,他問我“馬麻,如果我不運動會死嗎?”

我知道活動太滿,逼的太緊,可是又必須這麼做,不這麼做不是會更糟嗎?逼這麼緊後,小河開始出現情緒問題。原本溫馴的他開始討價還價,不想去做,我也因為運動問題開始倍感無助。

我思考過,這樣好像全家都很痛苦。要不是老公算是一位事業成功的人士,龐大的感統課程費用,一堂五十分鐘1000元,團體課便宜一點900元,其他體操,體適能,籃球足球國術三五百元是算親民。但每週持續固定。定期花費下來也是一筆非常非常可觀的費用。更別提兒子還有補美語學小提琴的費用。

我常想,如果需要這麼多費用,一般家庭如何應付?我相信很多家庭一個月可能賺不到兒子的學費,那他們怎麼辦?

兒子的痛苦是他要應付這一切帶給他體能上的挑戰,他的興趣不在此,卻每天花最多的時間在這個部分,他不知道馬麻為什麼總是逼他做這些。

有一天晚上,兒子在跳跳床,一邊跳一邊說“我一定要把我最好的一面拿給媽媽看,這樣媽媽就不會生氣了!”天啊!我到底做了什麼?

身為一個母親,看著兒子無法樂在其中,自己又付出大部份的時間陪伴,幾乎逼的我放棄原本編劇與寫作的工作。

我問自己,如果我只是一個公務員,老師,或是小小小職員,每天上班就專心上班,下班時間完全屬於家庭,或許日子只是忙碌,牙一咬孩子長大我還是擁有自己的職場。

但身為一個創作者,在孩子需要療癒後,我的創作也遇到瓶頸,雖然幸運地受到某國電影公司的青睞,但在產量上實在沒有時間配合,落得我做後只能寫完電影一稿後,轉手請別人接力。

能拿到50%費用,也算是老闆有心栽培,惜才愛才,內心甚是感激。 拖稿拖得這樣,人家還給你寫一稿,我是上輩子有積德啊!原定兩年前要出的小說到現在寫了一半另一半不知在哪?我已經不敢想自己了,兒子有大好的前程需要開創,十歲前的黃金治療期刻不容緩。

我想沒有理由無助下去,兒子定期療育,總有一天會好轉,只是它來得慢,堅持下去,是考驗我身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。

我開始收集資訊,考慮過關於孩子的一切可能ADHD,ADD,ASD~~我知道小河可能是某一類的非典型,因為他有較好的智商。

小河中班時帶到臺大測量智商是前4%,既然如此,我要做的就是預防可能會發生的情形,但我無法確定他是哪一種?

我很在乎在些孩子成人後發生的問題,但這方面真的很難得到情報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蔓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